消费级AR眼镜开始呈现哪些变化?AR眼镜的关键技术获得了哪些突破

       IDC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全球AR头显达到28万台,并且未来数年AR头显都将保持30%以上的持续增长。由此可见,AR头显产业正在迅猛崛起,或将成为未来关键的消费电子品类之一。消费级AR眼镜开始呈现哪些变化?AR眼镜的关键技术获得了哪些突破?布局AR眼镜赛道,又和其他品类有何不同?我们今天试图来一探究竟。

     生不逢时,不但适用于优秀的人才,也适用于各类优秀的产品,一个好的产品在合适的时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。因此,时机对“真”AR眼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。如果说2021年AR赛道还处于预热阶段,那么2022年AR赛道显然是最热门的赛道之一,为“真”AR眼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行业氛围。AR眼镜赛道内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,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些变化为:玩家增多、新品频发、产品量产化速度加快、内容玩法丰富首先,AR眼镜赛道的玩家增多。经过2021年、2022年两年“复兴”时刻,AR眼镜赛道不再是初创企业一支独秀,像是手机巨头华为、科技巨头联想也纷纷下场,并先后推出新品,如华为Vision Glass、联想T1智能眼镜等产品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2022年有接近200家与AR眼镜有关的新企业成立。并且在2022年下半年,曾担任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、字节新石实验室总裁吴德周等老将也先后涌入AR赛道,创立自己的新公司。AR眼镜赛道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火热。其次,大量的玩家涌入也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新品。据智东西不完全统计,2022年国内外至少30款AR新品发布,尤其2022年下半年就在短短的六个月发布了18款产品,平均一个月会有三台AR新品发布。这与AR“寒冬期”的几年不见一款新品的状态相比,堪称行业盛况。同时,同系列产品的迭代速度也在加快。相较于过去AR厂商几年才会迭代一款产品,今年AR厂商基本维持一年一款主推产品的节奏,甚至还会在一年内有一些同系列产品小升级。2022年AR行业终于摆脱了“PPT式发布”阴影,消费级新品均开始量产落地易观数据显示,2022年四季度,国内消费级AR眼镜市场迎来进一步增长,雷鸟创新、Nreal两家继续领跑国内市场;同时,雷鸟创新、Rokid等初创团队也通过众筹形式,探索海外市场。而如华为等企业则会采用预购的方式,调整产品量产的规模。整体来说,2022年AR眼镜新品量产规模远超往年同期。随着硬件规模的不少内容开发者和上游供应链的资源开始向VR/AR产业倾斜,从而带动产业生态。无论是科技巨头纷纷入局,还是加快产品发布节奏,都在彰显一个事实:AR眼镜正在成为消费电子新战场,战斗已经打响。

     要打造“真”AR眼镜?四大要素缺一不可

AR眼镜新品爆发后,各式各样的AR眼镜让消费者们挑花了眼。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、如何与其他产品打出差异化成为了厂商们取胜的关键要点,这也是打造真·AR眼镜至关重要的一步。关于AR眼镜最终形态的思考,行业里可能会对AR眼镜有“一千种理解”。在国内AR新秀雷鸟创新CEO李宏伟眼里,真正地AR眼镜离不开四大要素:轻量级、自然显示、全天候场景使用、以及能够实现虚实融合

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眼镜都智能满足其中1到2个要求,几乎很难兼顾。”李宏伟在接受采访时说。也就是说,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真正地消费级AR眼镜。打个比方,国外的Magic Leap 2拥有多达18个传感器和摄像头,提供了多种高自由度的交互方式,但是也正因此,Magic Leap 2即便选择了分体式设计,头显部分依然重达248g;又比如Hololens 2,也是以高达566g的重量换取手势识别、SLAM定位和虚实融合功能强大。而另一种路径选择,如国内的OPPO Air Glass 2,采用了树脂光波导技术,并做到了十分克制的38g重,却只能做单彩显示,并且舍弃了SLAM功能,也因此不能实现虚实融合。轻量级是所有主打消费级市场的AR企业一直重视的关键参数,如何在产品性能与重量间做好平衡,却是对AR厂商极大的考验。在不妥协AR功能和光学显示效果的情况下做到轻量化,意味着眼镜需要从光学模组到感知计算单元都严格遵循小型化、高度精密、超低功耗的硬标准。毕竟,如果AR眼镜不像是一个眼镜,那将会很难让用户快速接受,也很难大规模普及。相较于Hololens 2那种略显笨重的头显,眼镜形态的产品会更接近大众消费者的日常,这也是雷鸟X2采用轻量级一体式设计的原因之一。其次是自然显示,李宏伟觉得自然显示拥有丰富的内涵,应该是高清、全彩、双目。事实上这也与目前的消费电子产业培养的用户习惯离不开关系。毕竟在手机、平板、电视时代浸染多年,现在用户已经不习惯单目、单彩的显示。“几乎所有设备都不做单色显示了。”他说,“举个例子,现在聊天很多人都发表情,你很难回到一个冒号分号这样的表情了,所以首先要全彩。”而双目异显的意义,是保障AR眼镜所需三维显示效果,提供与现实相近的视觉效果。

在产品方向中不断做出选择,这不但是各大厂商在探索中创造差异,而且也有厂商自己在不同方案的探索。而想要打造一款“真”AR眼镜,也离不开行业背景、差异化产品思路和技术实力支撑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及插图来源于网络,如有发现涉嫌侵权的内容或插图,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的相关内容或插图。